摘 要:该文介绍了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方法,该装置安装简便、使用简单、效果显著,可在生产矿井推广使用。
关键词:钢丝绳 实时自动检测
中图分类号:TD532 文献表示吗:B
Characterized ore wire rope on-line real-time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Chen Ying
( New ridge of He Cang City mining industry conglomerate coal mine , Heilongjiang He Cang City )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wire rope on -line real - time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this device is easy installation, use a simple, obvious effect, can promote the use in production mine.
Key words: Wire rope Real-time automatic detection
兴安煤矿新井副提绞车采用多绳摩擦式绞车担负着一、二水平提人下料及起升降液压支架的任务,提升绳磨损大,因此对钢丝绳的日常检查尤为重要,为此投入了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
1 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主要由模式组合检测装置、智能型数采转换装置、自动式声光报警装置、多信道终端主控装置和光电计程装置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框图
将模式组合检测装置安装在钢丝绳需要检测的重点部位,在钢丝绳正常工作过程中,自动完成对钢丝绳的检测工作。其基本动作是:由弱磁加载组件完成对被测钢丝绳的弱磁规划,使被测钢丝绳处于稳定的待测状态;高性能传感器检测组件完成对被测钢丝绳全程状态信息的提取,并输出原始检测信号。光电计程测速装置采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为智能型数采转换装置提供绞车的速度脉冲。
智能型数采转换装置接受到原始检测信息后,完成规定的数模和信息制式转换,实现对原始数据的初步处理和信息储存,并通过有线的通讯传输方式,将运行中的钢丝绳损伤信号实时传输回主控中心。
自动式声光报警装置依据智能型数采转换装置的处理结果提供预警信号,并依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钢丝绳(缆)在线无损定量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的规定,依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对钢丝绳的安全状态进行判断:绿灯表示钢丝绳处于安全状态,被检测到的所有损伤均小于安全警戒线的60%;黄灯则表示被测钢丝绳的损伤量值已处于安全警戒线的60~ 90%之间,提示使用者加强关注;红灯则表示钢丝绳上出现了超过安全警戒线90%以上的严重损伤,钢丝绳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及时更换。
多信道终端主控装置是整个系统的神经中枢,由中央处理组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现代网络通讯系统和显示终端等组成。能够对收到的检测信息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为用户提供每日的分析处理结果及钢丝绳损伤变化趋势。维修人员也可以随时检索查询被测钢丝绳当前或过去某个时间的损伤状态、损伤量值、伤点位置、伤点类型等,并通过终端显示或打印出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清晰明确,使维修人员对钢丝绳的使用状态一目了然。
2 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的安装
兴安矿新井副提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基础配置为:模式组合检测装置l套、智能型数采转换装置1套、自动式声光报警装置1套、多信道终
端主控装置1套、光电计程装置1台以及标配通讯电缆。
各部分安装如下:
模式组合检测装置:主要有弱磁加载单元(6)、探伤检测单元(6)、机械框架l套。模式组合检测装置采用6组探头通过6个滑轨机械臂手动灵活推拉进入、离开钢丝绳,一次调整到位,长期免维护,机械框架通过轨道实现准确重复定位。
提升钢丝绳直径28mm,选择钢丝绳抖动量小的导向轮下方安装,可以检测钢丝绳的AB段。
智能型数采转换装置悬挂固定在模式组合检测装置旁,光电计程装置安装在导向轮轴端,多信道终端主控装置安装在机房控制室。
3 结束语
经过对兴安岭矿新井副提绞车的钢丝绳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的改造,可以实时检测钢丝绳运行状态,为绞车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The application of TCK.W wire rop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academic journals
Editor's note: TCK.W has developed a weak magnetic rope detection technology that can real-time monitor the status of steel ropes 24 hours a day, 365 days a year, and locate, classify, and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va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fects. Currently, more than 2,500 clients in 42 countries worldwide are using this technology. These clients have published papers on the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about by this new technology in various academic journals. Here is a compilation of some of these papers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explore and study in depth.。
论文名称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