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D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572(2013)02—0049—02
Practice of UsingTCK Steel Wire Inspection Instrument in Yangou Colliery
Peng Shao feng,Xie Mei qing
(Yangou Colliery,Leping Mining Bureau,Leping,Jiangxi 333004)
沿沟煤矿技改井主、副井均采用罐笼提升,钢丝绳是该矿提升设备的重要部件,是矿井生产的“咽喉”,主副井提升钢丝绳检测、维护工作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该矿过去运用人工检测方法进行钢丝绳检测、维护,效率低、准确性低、安全性差。特别是对钢丝绳损伤中的疲劳程度、绳股之间的磨损程度、锈蚀程度等无法检测。对此,该矿通过学习引进,使用TCK•W弱磁钢丝绳检测技术,针对在用钢丝绳的内外部断丝、锈蚀、疲劳等各种损伤程度、实际承载金属有效截面积的损失率等进行定量检测,从而达到正确判定被测钢丝绳的剩余承载能力,准确判断被测钢丝绳的使用期限。
1 工作原理与特点
1.1TCK•W钢丝绳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TCK•W钢丝绳弱磁检测技术是通过研究损伤磁场强弱和各项磁场矢量变量和差关系,来建立其与钢丝绳损伤面积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监测围绕钢丝绳出现主漏磁场和局部磁场来确定钢丝绳内部和表面出现的缺陷,并通过实测现场对钢丝绳的锈蚀、磨损、疲劳、变形等损伤程度进行定量检测,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钢丝绳的量化检测难题。
1.2TCK•W钢丝绳检测仪的工作特点
(1) 检测精度高、分辨率高、性能稳定。
(2) 高度集成化,检测能力强。
(3) 体积小、重量轻。
(4) 适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及型号的钢丝绳。
(5)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 实践认识
2.1使用TCK•W弱磁检测仪的要求
(1) 对检测点的要求。检测点的选定要能够保证全绳检测,并满足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通过反复对比现场实际检测,把检测点确定在井架的2个天轮平台上,检测点能够满足全绳检测、安全可靠的要求。
(2) TCK•W弱磁检测仪是一种高灵敏、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对周围环境要求比较高。沿沟煤矿在对副井钢丝绳的实际检测中有几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主要是首绳2#、3#、4#钢丝绳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2.2对弱磁检测仪失灵原因的分析
沿沟煤矿通过对矿井提升现场的研究分析,得出造成TCK•W弱磁检测仪器失灵的原因主要是井下的2个主回路电源电缆所产生的磁场干扰而导致的。
该矿通过分析对干扰源虽然找到了,可还未将问题解决,矿井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弱磁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技术参数等并向厂家求证,得出检测仪的技术参数还是出厂时设置的,也就是按照理想环境下来设置的。因此本矿井的现场环境条件就不符合检测要求,甚至出现差错,故必须重新对检测仪器的参数进行试验调整。
2.3 对TCK•W弱磁检测仪的试验检测
沿沟煤矿通过在现场对钢丝绳的反复多次试验检测比较,得到的检测结果与实验钢丝绳的实际情况很吻合。该矿在对副井钢丝绳的实际检测中成功地排除了环境的干扰,取得了准确满意的检测结果,从而保证了对钢丝绳检测的高效率、可靠性、安全性。
2.4 TCK•W弱磁检测仪的现场使用
沿沟矿应用的TCK•W弱磁检测仪可以把
检测在用钢丝绳的损伤程度设定于一个上限,当钢丝绳的损伤程度小于上限的30%属于轻度损伤,确定为继续使用;当钢丝绳的损伤程
度达到上限的30%~60%属中度损伤,确定为加强保养;当钢丝绳的损伤程度最大值达到上限的60%~80%属于重度损伤,确定为近期更换;当钢丝绳的损伤程度最大损值达到或超过
上限的,属于超限损伤,确定为停止使用,必须更换。
3 结语
1) 利用TCK•W钢丝绳无损探伤检测仪进行检测,比人工检测减少了检测人员,降低了检测成本。
2) 检测速度高,影响提升时间少。
3) 检测质量高,降低了检测人为影响因素。
4) 为钢丝绳的安全使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交流:wm@wmndt.com
作者简介:彭少锋(1977一),男,江西吉水人,大学文化,工程师,现任乐平矿务局煤炭加工利用处副处长。
上一篇: 无损探伤检测立井钢丝绳的方法
下一篇: 钢丝绳无损检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The application of TCK.W wire rop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academic journals
Editor's note: TCK.W has developed a weak magnetic rope detection technology that can real-time monitor the status of steel ropes 24 hours a day, 365 days a year, and locate, classify, and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va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fects. Currently, more than 2,500 clients in 42 countries worldwide are using this technology. These clients have published papers on the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about by this new technology in various academic journals. Here is a compilation of some of these papers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explore and study in depth.。
论文名称
作者单位